美育的收獲與體會心得
在你寫心得的過程中就是對學習的新的知識點的進一步加深學習。美育的收獲與體會心得怎樣寫才正確?接下來給大家整理美育的收獲與體會心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美育的收獲與體會心得篇1
開幕式主體部分是俞峰教授講解誕生在延安魯藝的、我國近現(xiàn)代音樂史上非常重要的紅色音樂經(jīng)典《黃河大合唱》的創(chuàng)作、演出情況,著名歌唱家雷佳講解同樣誕生在延安魯藝的紅色經(jīng)典、我國第一部民族歌劇《白毛女》的創(chuàng)作、表演、復排等情況。
俞峰教授在講解《黃河大合唱》時播放了新華社制作的國家相冊《黃河大合唱》,通過珍貴圖片再現(xiàn)《黃河大合唱》創(chuàng)作、演出情況,播放欣賞了著名指揮家嚴良堃指揮中央樂團的《黃河大合唱》經(jīng)典版本視頻片段——《黃河船夫曲》。
俞峰教授在講解中連線91歲高齡的著名指揮家、原中央音樂學院指揮系主任、中央歌劇院的首席指揮、鄭小瑛教授,她介紹了毛澤東的“文藝為人民”的思想對她音樂人生的巨大指導作用,介紹了學習演唱指揮《黃河大合唱》的經(jīng)歷,請大家觀看了90歲高齡時指揮《保衛(wèi)黃河》的片段,還連線著名歌唱家、93歲的中央音樂學院郭淑珍教授談她傳唱《黃河大合唱》的難忘經(jīng)歷,這部作品對于教書育人的重要意義,請大家欣賞了92歲高齡的郭淑珍教授在寶塔山下演唱的《黃河怨》。
連線著名表演藝術家、瞿弦和,講述《黃河大合唱》傳唱朗誦的難忘故事;連線著名歌唱家、上海音樂學院院長廖昌永教授,講述傳唱《黃河大合唱》的經(jīng)歷,這部作品對于中國人的重要意義,欣賞了他演唱的《黃河頌》片段;連線著名指揮家張國勇,談他心目中的《黃河大合唱》,這部作品的重要歷史使命;連線著名指揮家、中國交響樂團團長李心草談《黃河大合唱》的難忘故事。
最后,俞峰教授請大家欣賞了在延安寶塔山下眾多藝術家們與中央音樂學院交響樂團、合唱團、魯藝師生合唱團和延安的父老鄉(xiāng)親們同唱的《黃河大合唱》選段“保衛(wèi)黃河”。
美育的收獲與體會心得篇2
大學都有一堂必備的美育課,它是一門為了高校人文素質(zhì)教育和審美教育而設置的新課;與美學原理課、美育原理課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從教學目的、要求,到教學內(nèi)容、方法,以及與其他課程的關系等等問題,都需要在教學實踐中認真探索。開好這門課,對于大學生審美修養(yǎng)和審美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全方位地加強大學美育課的課程建設,是擺在我國高校美育工作面前的任務。
自古以來人們對美的追求從未停止過,是自然風光、還是建筑、或者是藝術,它們護苗專項行動都屬于美的范疇。在人類對美好事物追尋是不分國界、不分種族的,更是其他外界因素無法阻擋的。美存在于生活,在于人們不斷去尋找、去發(fā)現(xiàn),一個很細微的畫面也許就存在著美。生活中到處充滿著美,只要你用心去感受,就能看到。而這也就促使了我們從世間尋找美的動力,所以我們要享受生活,善于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麗。
美育的收獲與體會心得篇3
素質(zhì)教育的全面實施,給我們學校的美育教育帶來了新的契機。20__年我校在上級部門的關心指導下,經(jīng)過學校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我校美育教育工作有了長足的進步。從教師到學生,從社會到家長,對美育教育有了新的認識,學生藝術水平、觀賞能力在原來的基礎上有了新的提高。我們在藝術教育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加強學習,提高認識
為了更新教師觀念,提高教師的認識,學校利用教師集中學習的機會,向教師宣傳美育教育對小學生成長的作用及長遠影響,提高全體教師對藝術教育的思想認識,轉(zhuǎn)變教師“唯分是從”的片面認識,為順利開展美育教育活動打下扎實的思想基礎,全面推進學生的素質(zhì)教育。
二、加強宣傳,得到家長的支持
為了得到社會、家長的支持,我們利用家長會的機會,向家長介紹學校的美育教育項目及學校的開展情況,宣傳早期藝術教育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對家長提出在家庭里要著力培養(yǎng)孩子學習藝術的興趣,給家長在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美育興趣方面予指導,鼓勵家長支持孩子參加各類比賽活動。
三、挖掘潛力,健全美育教師隊伍
要搞美育教育,必須要有一支素質(zhì)比較高、熱愛藝術的教師隊伍。音、體、美組教師熱愛本職工作,工作熱情高漲,任勞任怨。除做好本職工作外,還積極幫助完成一些學校的藝術活動。本學期,全組教師通力合作,很好地完成了一系列活動。
四、強化教學,提高學生人文素養(yǎng)
我校將美育教育常規(guī)工作作為學校的重要基礎工作來抓。堅持課內(nèi)與課外相結合,普及提高相結合。一方面要求老師上好藝術課,敦促教師精心備課、認真上課,牢牢把握美育教育的主陣地——課堂,嚴防擠占挪用現(xiàn)象的發(fā)生,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在慶六一文藝匯演比賽活動中,都能拿出一定數(shù)量和質(zhì)量的作品。我校剪紙在老師教----學生學的過程中,學生已經(jīng)慢慢愛上剪紙。
五、注重環(huán)境建設,營造藝術氛圍
隨著學校規(guī)范化驗收的通過,我校的環(huán)境充滿藝術氣息,在校園建設上優(yōu)化育人環(huán)境,創(chuàng)造良好藝術氛圍。每月的學生作品展覽繼續(xù)進行,得到了校領導和老師學生的一致認可!
我校面向全體學生,通過多種途徑,采取各種措施,積極開展藝術教育工作,不斷更新教師們的藝術教育觀念,努力提高藝術教育工作的管理水平和教學水平,把美育教育滲透于學校教育的各個領域,使學校藝教工作真正落到了實處,培養(yǎng)了學生在藝術方面的欣賞能力,表現(xiàn)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提高學生的審美素質(zhì)和藝術修養(yǎng)。
美育的收獲與體會心得篇4
美育是培養(yǎng)學生審美觀和感受美、鑒賞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以直觀形象感人,寓情于理,以情動人,陶冶人的高尚情操,能提高人的審美能力以至完美人格。自從上了美育,我覺得這世界滿滿的都是藝術,這也更加肯定了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這個觀點。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求知的前提。學生的興趣、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是欣賞、感知美育的必要前提,智育為美育提供了必要的審美知識,知識面越廣,越能辨別真?zhèn)魏兔莱螅接欣诿烙膶嵤┖蛣?chuàng)新。老師通過美圖和播放視頻鍛煉我們的觀察與認知,她要求我們要通過自己的眼睛看、腦子想、用手畫來感知藝術美,當我們對藝術美有了一定的認知之后,便開始要學會去評價一些優(yōu)秀的作品,這就需要發(fā)揮自己的想象空間和不錯的審美能力。
美育是訴諸于人的情感活動的,以感情的激發(fā)和陶冶的方式進行,這也是美育的根本特點。對此蔡元培先生說到:“哲學之理想,概念也,理想也,皆毗于抽象者也。而美學觀念,以具體者濟之,使吾人意識中,有寧靜之人生觀。而不至于疲于奔命,是為美學觀念惟一之價值。”在這里,蔡先生為審美教育尋找了一個情感上的落腳點和依據(jù)。審美教育不能用抽象的枯槁簡單的說教,必須通過感情活動的陶冶作用才能達到。只有真正關于心靈的學問、訴諸情感的學問,才會完善人格、美化人生。審美活動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通過在在審美過程中情感的激發(fā) 和自由活動來適情悅性,產(chǎn)生高尚的精神,從而進一步培養(yǎng)審美主體的健全人格,所以進行高尚的審美活動,有助于減少、沖淡私有欲和狹隘的自私觀念,
受到真善美的熏陶,提高人的情趣和精神境界,達到“陶冶活潑敏銳之性靈,養(yǎng)成高尚絕潔之人格”,實現(xiàn)美育之目的。
美育的收獲與體會心得篇5
美學與文學概論一樣,理論性很強,全是概念,一開始的幾節(jié)課就像正兒八經(jīng)的哲學講座一樣,有些深奧,老師列出的書單我一本也沒看,所以前幾周聽課是比較吃力的,但是自己漸漸接受理論分析后,課程也就容易些了。課程內(nèi)容也比較多,稍一分神就跟不上講課的進度,因而課堂也不敢開小差。不過我覺得老師不使用課件是對的,有些課程因為有課件,我總是認為不聽課沒關系課后看課件就可以,然而美學內(nèi)容就是大段大段的說理性分析,理解比死記硬背更為重要,上課時老師會舉例,再用課本理論分析,這樣總比課后冥思苦想好些。這學期學習美學課所持的心態(tài)不是考試而學習,而是一種模仿。平時看一些文學作品鑒賞,總覺得作者的分析處處都是美學或文概理論依據(jù),而有些依據(jù)也能用以分析與其想通的作品,勝于自己淺薄的分析鑒賞,課本正文分為五個部分,分別是審美活動、審美形態(tài)、審美經(jīng)驗、藝術審美和審美教育。老師花了比較多的時間講解導論部分,主要介紹美學的歷史、性質(zhì)、規(guī)律及其基本問題,這些都是為整個學期的課程打基礎,認識到美學“是什么”的話,再學習就容易多了。
以前自己一直把美學的指示對象是雕塑、繪畫這些藝術品,視野很狹窄,也很零碎,自己沒有了解過中國美學的起源,但是潛意識里一直把美學的起源定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只因這時的藝術發(fā)生了從自發(fā)性到自覺性的轉(zhuǎn)變,學習美學之后才意識到這是把美學從哲學中孤立了。美學最初是依附于哲學的,隨著對象拓展和研究方法的多樣化,它逐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課本把《易經(jīng)》里人對自然、世界以及自然、世界形成之道的理解作為中國美學思想的基本精神,還把入到倆昂家思想的相互關系作為中國古代美學的基本格局,這就把美學與哲學思想緊密聯(lián)系起來。美學不僅僅是文學藝術的輔助性工具,也是心理、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直認為美學就是“關于美的學問”,自然而然地把美學的對象當作是關于文化藝術中的美的部分,那些較容易為人民所接受的東西。丑和荒誕都是現(xiàn)代美學里重要的審美形態(tài),但是又與自然形態(tài)、道德形態(tài)里的丑、荒誕有著區(qū)別。我也是趨“美”避“丑”的人,喜歡那些在顏色、線條上令人賞心悅目的事物。但丑不能簡單地被定義為那些外形不討喜的事物,應當把它當作對美好事物的否定,一種表里不一的矛盾狀態(tài)。美丑不是絕對的,兩者就像一對矛盾共同處于事物之中,每一件事物在包含著美的同時也包含著丑。小時候我總看金庸,也認為堂吉訶德是個大英雄,單槍匹馬闖天下,符合自己對俠客生活的向往;長大后漸漸嘲笑起他的滑稽來,但卻不知道是為什么。假如用美學分析,許是因為他的理想是無法實現(xiàn)的,中世紀的生活已經(jīng)成為過去;而堂吉訶德無法在現(xiàn)實生活找到自己的存在意義,產(chǎn)生虛無感、無助感,于是把希望寄托在騎士生活中,但是這個又是不合時宜的,于是總是那么荒誕不經(jīng)。
慢慢地,我發(fā)現(xiàn)似乎美學與文學有很多共通之處,亦或者說,美學就是這些文學的理論性概括、反映。美學課本第三章《中國古代的基本審美形態(tài)》的后三節(jié)都列舉了大量唐詩的例子;此時文學史老師的講課內(nèi)容也恰好是唐詩;兩者相互聯(lián)系;似乎唐詩的美妙不是那么懵懵懂懂無處可言了,不僅是可以感悟,還可以通過這些審美形態(tài)分析唐詩的形式美、意境美、節(jié)奏美。在文學史課程的期中小論文里,我也引用美學課本“氣韻”、“意境”、“神妙”這些內(nèi)容作為理論依據(jù)分析唐詩“妙處玲瓏透徹、言有盡意無窮”的原因;同時美學課也不是那么干澀難懂了,每次老師為某個理論舉例時,自己也會在思索可證明理論或可用理論分析的例子。
就性質(zhì)而言,美學是一門關于審美活動的綜合性的人文學科,應當解釋、闡明審美現(xiàn)象、美的規(guī)律,幫助人們了解美的特征。學習美學是為了提升自己的審美修養(yǎng)和藝術鑒賞能力,就漢語言文學專業(yè)而言,創(chuàng)作、鑒賞、分析能力應是十分重要的,學習這門課程正是為了提升藝術鑒賞能力,自己懂得鑒賞美,懂得用理論分析藝術的美,才能有傳授給學生審美意識的條件。學習美學不僅僅是為了明白某個事物為什么是美的,更應該是對生活中的一些事物有更深刻的理解,明白什么是美。當大家認識到什么才是美,美的條件什么,就不會輕易地把淺層的、感官上的滿足作為美,就會去尋找美的事物;每天按照自己所追求的尺度規(guī)劃生活,讓每一天都有樂趣,這也挺好的。
美育的收獲與體會心得篇6
在低俗文化盛行的今天,部分創(chuàng)作者以惡搞、低俗炒作等形式吸引大家關注。但我認為,我們應該堅決抵制低俗文化,讓美育之花開在我們心中。
面對低俗文化,辨析是非。什么是低俗文化?所謂低俗文化,就是指以惡搞、炒作為中心的一系列內(nèi)容的宣傳,內(nèi)容包括有消費丑行,破壞大眾審美觀念,使精神快樂變?yōu)橐环N單純的感官娛樂的不恰當文化。這種文化影響著人們的觀念,甚至思維方式。我們應當學會去辨別低俗與通俗文化,使自己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不被低俗文化所浸染。
面對低俗文化,抵制從我做起。在這個信息發(fā)達的二十一世紀,我們隨時隨地都可以用手機接收到新的信息,其中不乏網(wǎng)絡中的“審丑”風潮、消費丑行以及一系列有關惡搞、低俗的內(nèi)容。更有甚者,想通過扮丑這一捷徑出名,我們應當將這些人所崇尚的低俗文化抑制在搖籃里,堅決抵制這一系列的丑聞出現(xiàn)。
當我們在移動平臺上接收到相關低俗文化的信息時,應當及時向有關平臺或相關部門反映,從我們自身做起,抵制低俗文化,讓美麗之花開在我們心中。
面對低俗文化,我們應攜起手來共同倡導大家一致抵制不良文化。讓我們共同抵制消費丑行為,使其不足以成為娛樂大眾的手段,讓我們拒絕觀看惡搞、低俗創(chuàng)作內(nèi)容,使創(chuàng)作者無粉絲可言,讓他們失去傳播的平臺,讓我們重拾正確的大眾審美觀念,讓消費降低概念的今天,重獲光明,讓擾亂社會秩序的人們得到應有的制裁。
抵制低俗文化,倡導傳統(tǒng)文化,弘揚中華美育精神。在這個信息發(fā)達的時代,我們應當利用網(wǎng)絡時代這一良好的特點,傳播正能量,使希望之種開花,多傳播社會正能量,讓好人好事扎根于我們的生活。讓古往今來優(yōu)秀的名著重新回到我們身邊,讓我們的精神為此而快樂,而不是單純地被低俗文化所誤導所充斥,滿足于所謂的&39;“快樂”。使更多有益于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文化展現(xiàn)給世人,使當今青少年向古人學習經(jīng)歷,致敬經(jīng)典,使他們身心健康,成為祖國未來的優(yōu)秀建設者。
在低俗文化盛行的今天,我們應當攜起手來堅決抵制和摒棄,弘揚中華美育精神,讓社會充滿正能量,讓美育之花永遠綻放在我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