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露蜂房在我國應用最早,早在我國第一部藥學《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中就有記述,以后于歷代的醫(yī)藥經(jīng)典中,均有闡述。由于藥的別名較多,蜂的定名不一,房的形狀各異,因之一直在爭論中。
藥的別名有15種,即:百穿《本經(jīng)》,蜂腸《本草述》,蜂《別錄》,革蜂窩《雷公炮炙論,紫金沙《圣濟總錄》,馬蜂包《唐本草》……
蜂的定名有16種,即:馬蜂、虎頭蜂、野蜂、長腳蜂、草蜂、革蜂、牛舌蜂、黃蜂、玄瓠蜂、壺蜂、石蜂、獨蜂、七里蜂……
房的形態(tài)有14種,即:形如苞裹,大如甕小如桶,狀如瓠,若壺狀,如懸鐘,重重如樓臺,如倒蓮蓬,如蜜脾下垂一邊…….
近代藥學書刊所載露蜂房,均說是大黃蜂(Poiites mandari—nus Saussurs)這是一種的巢。1949年后出版的《中藥材手冊》、《本草推陳》和《中藥大辭典》,以及《辭?!贰ⅰ掇o源》中都指的是大黃蜂的窩(馬蜂窩),即古代所謂“如倒蓮蓬”、“如懸鐘”、如“蜜脾下垂一邊”的這種形狀的窩。
據(jù)考證,我國古代所謂露蜂房,實際上是指的胡蜂總科中的胡蜂、馬蜂和蜾贏科三大類群的蜂房。胡蜂總科種類繁多,全世界已知約有6000余種,中國約有143種。
蜾贏即古代所謂“獨蜂”、“石蜂”。蜾贏的巢多用泥土筑成,巢很小,即古代所謂“大小如拳”、“如鵝卵”。
馬蜂即古代所謂“大黃蜂”、“玄瓠蜂”、“革蜂”、“壺蜂”。胡蜂的巢是用木屑、葉片等再拌唾液加工而成,包成大桶狀,下端有1至3個孔。桶內(nèi)分層。即古代所謂“大如甕,小如桶”。
胡蜂科(Vespidae)中以金環(huán)胡蜂(Vespa
露蜂房在古代主要用以消炎止痛和治陽萎。據(jù)現(xiàn)代分析,露蜂房抗菌作用較強,其浸膏1g以上無菌水稀釋至4ml,實驗結(jié)果表明對金葡、綠濃、大腸、雷極、普質(zhì)、宋氏、弗氏、傷寒等菌抹均被抑制。臺灣黃三元教授的《漢藥秘方全書》中也指出:“露蜂房比青霉素更有效。
至于治陽萎,在古代均說有最佳效果。而現(xiàn)代卻未見研究報導。
露蜂房在古代的加工方法是“火熬”、“燒灰”、“酒服”,如《唐本草》中說“灰之,酒服,主陽瘺。”《本草綱目》中也說“燒灰,酒服。”《千金方》中說“燒灰,夜敷……即熱起。”《理瀹駢文》中治陽瘺的“蜂房丸”也是說“燒存性研未,蔥丸包于……。”治療效果說得更神奇的是《峋嶁神書》。此書介紹的方法是“燒研,新及井水,服二錢。”據(jù)考證:峋嶁為山名,即湖南的衡山,古稱峋嶁山。山上的“禹碑”也叫“峋嶁碑”?!夺緧馍駮番F(xiàn)無法找到,《本草綱目》在“露蜂房”條中記述較詳。
據(jù)實驗證明:露蜂房的醇、醚及丙酮浸出物,皆能增強心臟運動。露蜂房原品中含有鈣、磷、鐵、鋅、鎂、鍺、蛋白及性激素等成份,還有些不明物質(zhì)。燒灰后所含成份明顯減少。用水煎,水中所含成份低于醇浸出物。
胡蜂窩所含上述成份高于馬蜂窩。我們用胡蜂房窩(1)、馬蜂窩(2)、中蜂巢(3)、意蜂巢(4)的原品(中蜂與意蜂巢先加溫去蠟質(zhì)),焙枯(不燒成灰)碾成粉狀,配入三倍量的熟大豆粉為基質(zhì),做成蜜丸。每粒含藥量為1g。另用胡蜂窩加等量南刺五加(5),分為5組,1天3次,每次1粒(第5組另加南刺五加蜜丸)。對性功能衰退患者18例,作了對比試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