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讀書筆記大全400字
水滸傳讀書筆記大全400字篇1
最近,《水滸傳》這本書又讓我重溫了108條好漢的故事,使我心潮澎湃。
《水滸傳》講述了108條好漢為了天下太平而與敵人血戰(zhàn)到底的經(jīng)過,讓我仿佛身臨其境,體會到了那雄壯場面對我的震撼。但是,那108條好漢中,我最喜歡的是“及時雨”宋江。
宋江,一位普通官員,卻成為了這群好漢的領(lǐng)頭,著實讓人欽佩。他那揮金如土,對朋友有情有義的豪爽性格,也才是他成為領(lǐng)頭的重要因素。
記得宋江和戴宗來到了酒樓碰見李逵,李逵開口也就是借錢。宋江一問不問,便拿出十兩銀子給了李逵。在戴宗看來,這分明也就是送錢。十兩銀子,什么概念?按當時情況。吳用拉攏三兄弟當晚,擺了一桌酒席,用一兩銀子就買了一大壇酒,二十斤牛肉,兩只大雞,還有一些小菜。吳用是來拉攏他們的,應(yīng)該不會太小氣??梢膊乓粌摄y子,在生活中也差不多要500元,十兩銀子5000元。
宋江也就是這樣的`疏財,才使李逵等人對他忠心耿耿。
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是這樣,錢再多也是沒用的,并不能買來一切。但是一個朋友,才是人生中絕對的財富,使用金錢買不到的。
就像我哥哥,他有了錢就和朋友聚在一起,也也就是這樣,他有了好多朋友。
金錢乃身外之物,好朋友才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
水滸傳讀書筆記大全400字篇2
讀了《水滸傳》后,最大的感受就是書中的英雄們的豪情壯義,仗義疏財。
先說智取生辰綱的七條好漢。智取生辰綱,是梁山好漢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yè)的發(fā)端。這一段好漢壯舉,轟動了水滸世界里的江湖??墒顷松w一伙,做下這樁彌天大案,背后的真實動機又是什么是為了劫富濟貧還是說為了準備“農(nóng)民革命”顯然都不是。黃泥岡上,這一伙好漢劫得了十萬貫金珠,而后大概經(jīng)過坐地分贓,晁蓋、吳用等回了晁家莊園,三阮則“得了錢財,自回石碣村去了。”隨后并沒聽說他們有濟貧的打算,也沒見他們準備扯旗造反(或曰起義),如果不是東窗事發(fā),保不準他們真的就此安心做了富家翁,一世快活。所以,這樁大案,打劫的固然是不義之財,但其實質(zhì),說穿了,就是一次黑道行動。
再看鴛鴦樓上那幕血案,武松連刃十數(shù)人后,一片血泊之中,從容地將桌上銀酒器踏扁,揣入懷里帶走;而即使粗心鹵莽至極的主角如李逵,沂嶺之上殺了假李逵后,也沒忘進房中搜看,“搜得些散碎銀兩并幾件釵環(huán)”,都拿了——李逵雖極端厭煩女色,但也知這些沾滿了脂粉氣的釵環(huán)能夠換錢換酒,照拿不誤。而后,還去李鬼身邊,搜回了那錠被騙去的小銀子,在這種事兒上,黑旋風也足夠細心。
水滸傳讀書筆記大全400字篇3
讀一本好書,就像和一群高尚的人談話;讀一本好書,就像和良師益友結(jié)伴;讀一本好書,能使人受益無窮。
《水滸傳》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施耐庵?!端疂G傳》是中國第一部歌頌農(nóng)民起義的長篇章回體小說,生動的描述了梁山好漢們從起義到興盛再到最終失敗的全過程,個性是透過寫眾多草莽英雄不同人生經(jīng)歷和反抗道路。在作者的筆下,好漢們大都有著自己的辛酸史,他們是被逼無奈才鋌而走險、“犯上作亂”的,這恰好印證了“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的真理。小說還把英雄好漢們聚居的八百里梁山描繪成一個“八方共域、異姓一家”的理想社會。在那里,“相貌語言,東西南北雖各有別;情緒肝膽,忠誠信義并無差”,不論是富豪將吏還是貧賤子弟,“都一般兒哥弟稱呼”,不分貴賤高低,表達了人們對平等與人人互愛的理想社會的向往。也正因為這個原因,美國女作家賽珍珠在將它翻譯成英文的時候就定名為“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
《水滸傳》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有林沖、魯智深、武松、吳用、李逵、宋江等人物最具神采。
我喜歡這本書,因為它給我?guī)砹藷o窮樂趣,還讓我懂得了兄弟情誼的重要。
水滸傳讀書筆記大全400字篇4
在這一節(jié)中老都管在在事情中的效用是挺關(guān)鍵的,他倚仗蔡太師府上奶公的身分,對楊志老物可憎,才會有在黃泥崗松林歇腿以及買白勝酒喝的經(jīng)過顯露出來,才會可巧中了吳用的活局子。假如沒有他,依著楊志的意思,黃泥崗不會稽留,下了麻痹藥的酒也不會進口,智取恐怕也只有變?yōu)橛矒屃恕?/p>
至于“智取”的表現(xiàn)出來,首先是時間和地點的選取:日中,是行路人最需求歇腿的時間;黃泥崗上的松林,是行路人最理想的歇腿地點。
其次是智取的形式和辦法:酒,是饑渴的行路人最理想的解除疲乏之物,那群軍漢也沒可能隨帶。(何況,也準備了一點兒下酒之物——棗);買棗人買酒喝酒引逗眾軍漢的同時,也消弭了楊志的疑慮;那瓢“饒”來的酒更是神來之筆,嘻戲打斗中既使眾人在快活的笑中消除疑慮,也神不知鬼不覺地下了藥。
假扮賣棗的人客、白勝的漚氣假怒以及裝棗的車裝運生日綱,一個個感動人的經(jīng)過讓我喜愛的舍不得放下。